2009年06月03日 星期三
朗读

汤良波:把刀削面“削”出品牌

每到中午或晚上的吃饭时间,“汤里漂”广场店都会爆满,等候的客人经常排起长队。刀削面在金华并不是非常稀有的饭食,普通的拉面馆都能吃到,“汤里漂”刀削面是凭什么如此受到客人的喜欢,人气常年不衰的呢?
“汤里漂”刀削面馆店主汤良波介绍说,十多年前,他远赴山西学艺,学成归来后,就在市区开设了一个夜市小吃摊位,卖起了刀削面。在小摊上卖了两年多的刀削面后,汤良波觉得晚上露天摆摊既不卫生,又不上档次,而且将来会怎么样也难预料。于是,他请人设计了“汤里漂”的商标,到工商局登记注册,并租了一间租金不菲的店面,招了七八个店员,开出了第一间刀削面馆。
除了面的口味好,在服务上,汤良波也有自己人性化的特色管理模式,保证客人一来,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吃上喜欢的面。时间一长,他的刀削面馆回头客越来越多,在金华也渐渐有了名气。
2001年,汤良波萌生了将刀削面这一“土快餐”连锁发展的想法,却发现这一传统手工活很难进行标准化复制。“连锁经营的前提是必须标准化生产,但各个师傅手艺有高低,就是同一个人削出来的面也有厚有薄、有长有短,一碗面下锅后就可能有生有熟,影响口感。”于是他想到了用削面机代替手工削面。2003年,汤良波曾花5万元钱从山西买回来一台削面机,结果没多久就成了一堆废铁。在这种情况下,汤良波没有气馁,他花费2年时间,不断改进削面机。2005年,新型削面机终于研制成功,并申请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。“普通的手工操作最快1分钟削一碗面,而我研制的削面机1分钟可以削出5碗面,不仅削面均匀,而且速度快,效率是人工削面的4至5倍。”汤良波自豪地说。
“洋快餐的优势是标准化生产,规范化管理,我相信‘土快餐’同样也能做到这一点。”汤良波说,传统小吃实行机械化作业,就使得推行连锁经营成为可能。他刚在市区开出第三家连锁店,又在酝酿下一步连锁扩张计划。“现在的‘汤里漂’是一个具备设备有专利、汤味有配方、品牌有商标保护的自主品牌,下一步,我打算在学校、车站等地开设分店,同时准备提供外卖业务,把‘汤里漂’做成更具核心竞争力的品牌,真正让它飘香万家。”(记者 陈婷)
crack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