朗读

剪有灵犀 纸留神韵
剪纸老人——陈世根
城中街道青山社区不愧是“英才迭出”之地,文化氛围浓厚。近日记者去青山社区采访时,发现一幢“剪纸楼”挂满了精美绝伦的剪纸作品,惟妙惟肖、栩栩如生。究竟是哪位高手剪出的作品?带着这个疑问,记者多方打听,终于打听到了消息,原来老人名叫陈世根,一位从金华百货站退休的老共产党员,“剪纸楼”上的剪纸都是他的杰作。
叩开陈世根老人家的房门,他非常热情招待客人到客厅喝茶。只见他家的客厅、卧室和房门上都贴挂着精巧雅致、风格迥异的剪纸,有十二生肖、花鸟虫鱼,还有宏伟的北京天安门。“我的剪纸作品不算什么,都是闲来无事,随便乱弄的。”老人打开了话匣子,声音很是宏亮,谈吐清晰,思维敏捷,猜不出他已有八十二岁高龄了。“我是衢县人,出生在苦难的旧社会,四岁时就成了孤儿,同乡可怜同情我,就带我到金华避难,1945年到金华一家制作锡箔的小作坊里当学徒,”老人把他的家事娓娓道来。1953年,他到金华百货站工作,一直到1990年退休。老人谈了自己多年剪纸的心得体会,第一要有剪纸这个爱好和兴趣,并能持之以恒地坚持;第二要有良好的绘画功底:第三要有耐心、细心,不能急于求成。陈世根告诉记者,“剪纸是一种熟能生巧的活,通过剪纸,觉得自己的脑子都灵光多了,可以预防老年痴呆症。”随即会心一笑,幽默亦不失风趣。“逢年过节、喜庆节日,我都要把剪纸送给居委会、街坊邻居、亲朋好友,不是为了挣钱,只为增加喜庆的气氛嘛。”
说到如何喜欢上剪纸,老人说那还是退休后的事。1990年他从百货站退休,退休生活的空闲乏味使他浑身不自在,生性好动的他总想找点事做做,“记得那是在1994年,我在人民广场边闲逛,在老年大学里看到了王风老师的剪纸,非常感兴趣,于是就报名参加了王风老师讲课的老年大学剪纸班,开始学剪纸。自己对照着王风老师的作品练,就这样慢慢地剪出兴趣来,参加比赛还得了个优胜奖,剪纸的劲头和信心就更足了。”老人告诉记者,咱金华地区的剪纸以窗花剪纸为主,题材范围很广泛,有花鸟虫鱼、飞禽走兽,图案以吉祥喜庆为主,如年年有鱼、生肖贺岁、嫦娥奔月、神舟飞天等。“绘画功底对剪纸技艺提高作用很大,绘画功底好,就容易上手。”陈世根认为剪纸的水平归功于绘画功底,“因为有了绘画基础,就可以进行创作,剪纸都是事先画好再剪的。”
在陈世根的家里,他拿出了一些珍藏的剪纸作品给记者欣赏,有人物、京剧脸谱、花鸟虫鱼、飞禽走兽,也有反映社会和谐和科技进步的应时应景之作,精巧空灵的布局、细腻入微的线条轮廓、秀丽明快的镂空,件件都显得巧夺天工、匠心独运。运用手法变化多端,犹如七彩云霞般绚丽多姿,令人眼花瞭乱。
“现在学剪纸的人已经很少了,我真的担心它哪天会失传,那样的话就太可惜了。”说这话时,老人显得有些黯然神伤。一把剪刀,一张纸,就能剪出如此美丽的图案,这也正是剪纸的魅力所在。
(见习记者 傅伟炎)
crac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