朗读

婺城奏响“绿色”交响曲
改善人居环境 提升区域竞争力
图为长山乡干部群众在植树。 周玉南 王晓华 摄
本报讯(本报记者 孙武斌 金华日报记者 周朗明)“这株桂花树是村民徐升周捐的,这片竹柏是村民吴樟清捐的。你看,还有这些铁树、樟树,都是村民们为了村庄绿化主动捐出来的,没花村里一分钱。”昨天,记者来到婺城区雅畈镇石楠塘村,村主任朱学军自豪地介绍起村中的绿化。
石楠塘村共有276户、865人,村集体经济收入仅靠每年4000元的土地承包款。但按照新制订的村庄总体规划,村里的绿化面积要达到7000余平方米。为了能够早日美化自己的家园,村两委决定发挥村苗木种植大户多的优势,发动广大村民捐树绿化村庄。这个倡议得到了全村村民的支持,现在全村的绿化工程已经过半,绿化面积已有3000余平方米。
连日来,婺城区掀起了一股植树造林的热潮。许多村庄都像石楠塘村一样,全民动员,尽已所能,努力打造“房前屋后树成荫,沟旁路旁树成行”的景象。
“美好的环境既可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,又能直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。婺城区委、区政府在推进现代化、信息化和生态型、开放型、创新型现代化核心城区建设的同时,积极推进‘绿色婺城’建设,努力打造‘镇村园林化、路渠林荫化、农田林网化、庭院花园化’的浙中生态园林城市。”婺城区委书记陈陆一说。
婺城区共有林业用地面积126.7万亩,森林覆盖率58.01%,林木绿化率58.29%,其中森林覆盖率还没有达到全省60.5%的平均水平。而按照“绿色婺城”建设规划,婺城区将用5年时间,力争所有建制镇的集镇绿化指标达到省、市级绿化示范镇标准,50%以上的行政村建成区级以上绿化示范村。
婺城区区长祝伦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绿化造林最直接的效用就是美化生活家园,改善人居环境。房前屋后、水边路旁栽上树,就会有鸟语花香,就会给人生机盎然的感觉。延伸到更高层次来讲,伴随人居环境的改善,是区域竞争力的提升。良好的人居环境是构成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支撑,每个客商都喜欢到一个花园、园林一样的地方投资创业和定居生活。所以,婺城要想在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,就要大力推进城乡绿化,不断改善人居环境。
据了解,婺城区已经成立了区城乡绿化工作领导小组,下发了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绿化工作的实施意见》。该意见明确各级各部门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,各项绿化任务都要明确到下属部门、科室,责任落实到人,做到任务细化、量化,责任具体化,并在全区开展了“全民义务植树月”活动,发动全区机关干部、企业职工、村(居)民每人植树3至5棵。仅3月12日“植树节”这一天,婺城区2000多名干部群众义务植树10万株。
汤溪镇结合集镇改造实际,提出“打造生态景观路”的绿色构想,积极推行村级公路绿化提升工程,仅今年前两个月,就先后投入150多万元,种植树苗30多万棵,对汤溪镇——黄堂管理处共8.5公里的“汤山公路”进行省标准路建设,使“路在绿中,绿在路旁”,形成公路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协调,打造了“观之有色、闻之有香、品之有味、视之有形”的公路绿化格局。
(全民植树造林 共建绿色家园)
婺江 | 旅游 |
蚱蜢之歌 | 游 |
故 乡 | 购 |
安昌:家居的平常 | 行 |
把爱带在身上 | 油菜花节5大活动 |
鸡窠老人 | 吃 |
大地崇拜 | 2010婺城油菜花节游客须知 |
晚 上(外二首) | 3月20日,相约金色婺城 |
回 家 | |
庄子研究 | |
《婺江文艺》征稿启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