报纸简介
今日婺城
今日婺城
报纸类别:金华市
 所属地:金华市
发行地区:
官方网站:http://www.wuch.gov.cn/Html/index.html
联系电话:
广告电话:
2010年01月22日 星期五

朗读

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的思考


□ 郑公民

 

    土地流转加速是当前农村出现的一个重要动向,这既反映了农村生产力重新调整的客观属性,也折射了农村“第二次飞跃”的阶段性特征。从汤溪镇调研情况看,土地流转主题增多、范围扩大、速度加快,农户对农户流转的土地基本还是以种粮为主,但农户对协会、农户对企业、农户对种养殖大户的流转,多数出现了土地“非粮化”趋势,并逐渐加快。

    一、土地流转基本情况

    1、农民对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意愿在增强。“一年一变样,三年肯定大变样”,我们的基层干部这样描述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趋势。在农村的调研过程中,我切实感受了土地流转的速度。汤溪镇是金华西部的产粮大镇,全镇72个行政村拥有耕地面积4.79万亩,旱地面积0.51万亩,丘陵面积(山背地)1.59万亩(其中不包括金华监狱、十里坪农场流进的1.23万亩山背地),总面积为6.89万亩。目前公开流转的耕地2.28万亩,山背地1.66万亩,累计3.94万亩,约占比例为57.2%;农民私下流转0.8万亩,占比例为11%,总计4.74万亩,占比例为68.8%。总体上看,传统农业村的土地流转比例高一些,沿金西经济开发区周边的行政村(工业化程度较高,大部分土地已被征用)土地流转要低一些,农民在比较利益的驱使下流转意愿增强。

    在走访瀛头、上镜、西章等行政村,农民普遍反映,土地流转每亩收益500元到700元不等,62岁的章益梅算了一笔账,家里共有10亩地,其中5亩流转给佳乐牛奶养殖场,每亩流转费500元,年收益2500元;另5亩种一季水稻,每亩效益400元,共计2000元;儿子在企业打工每月1200元,年底还有500元奖金,计1.49万元。他家在10亩地上的直接和间接(打工工资)收入共1.94万元,若全种水稻收入只有4000元。

    2、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基本形式。从汤溪镇土地流转的总体情况来看,目前土地流转主要有五种类型:

    一是“农户+农户”。有些农户因外出务工或者从事二、三产业,将部分或全部土地转包或租赁给其他农户,或交给亲朋代耕,无偿或收取一定费用。据统计,全镇有0.8万亩,占11%;

    二是“农户+种养殖大户”。农户把土地租给种养殖大户,收取固定的租金,全镇有0.25万亩,占3.6%;

    三是“农户+龙头企业”。龙头企业为发展基地,需租用农民成片土地,如金华菜篮子租用了瀛头、下洲二村的土地1000亩,全镇有0.66万亩,占9.5%;

    四是“农户+村委会”。农户自愿把土地交给村里统一耕作,或自愿委托村委会把土地租赁出去,全镇有2.3万亩,占33.8%;

    五是“农村能人+专业协会(合作社)+农户能人大户”。由农村牵头组建专业协会或合作社后,租用农户土地,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管理,全镇有0.73万亩,占10.5%。

    二、土地经营权流转存在的问题

    土地经营权是农民获得利益的一个重要渠道,在传统农业村是惟一的手段。在调研过程中,我们发现目前土地流转,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:

    1、农民的收益权出现了“低位固化”现象。即流转合同把每亩收益固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,土地流转费基本上照种粮的效益来定。且有的合同长达20年、30年,利益分配模式基本上采用保底流转费的做法,部分采用“保底流转费+分红”的模式,由于分配模式缺少“叫价”、“竞价”等环节,农民处在土地流转收益的末梢,与流转公司、种植大户之间未能建立起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,出现了农户得利过小,流转公司(大户)得利过大的利益格局。

    2、农村土地流转存在不规范化现象。土地流转大多数局限在农户与农户之间,流转与被流转间通常是口头约定,缺少规范,土地流转没有备案,一旦发生纠纷,调处困难。

    3、农民日益增多的流转需求因信息不畅而得不到满足。农村基本上没有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平台,谁要流转,谁来流转等信息得到不有效传递。现在通常的操作办法是,有土地需求的企业或大户先找到镇、村,通过镇、村再去组织土地流转,一般情况下,究竟有多少农户愿意流转土地,底数不清,外界也没有渠道可以获悉。

    三、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对策

    针对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快的实际,建议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:

    1、把土地流转纳入法制化轨道。建议在国家层面出台土地流转的配套法规,省级层面出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办法,以此来约束土地流转的用途、土地流转的程序、土地流转的风险、土地流转的规模。

    2、建立县(市、区)乡镇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。为土地经营权流转提供合同服务、法律服务、竞价服务、纠纷仲裁服务、风险保障服务,遏制土地私下流转的势头,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成为有形市场,保障农民利益不受损害,确保土地流转朝健康方向发展。

    3、建立区域性的土地经营权流转信息交易平台。至少要以县(市、区)为单位建立县、乡镇、村三级土地流转信息采集系统,准确掌握基层土地流转的新态势和新情况,在信息采集的基础上,建立土地流转公共服务平台,把土地流转需要的各种服务要素列入平台上,引导土地流转双方运用市场化的手段完成土地经营权交易,确保双方利益有一个合理的平衡点。

    4、土地流转要守住粮食种植底线。目前在土地经营权流转中难以守住粮食种植这一底线,一些本来种粮食的土地被流转为搞养殖业、花卉业、生态农业、观光农业、休闲农业等,目前全镇有采云间茶园2600亩,佳乐牧场种植牧草1000亩,西门葡萄基地500亩,中戴苗木、花卉基地4300亩,温岭爪基地5000亩,鳖场700亩,柑橘承包8000亩,占了全镇耕地旱地面积的41.69%,从项目内容上不难看出,虽然土地用途仍居于“农业范畴”,但种经济作物显然成为首选,农户对协会、农户对企业、农户对养殖大户的流动,多数出现了土地“非粮化”趋势,土地用途基本上改成了蔬菜经营、速林木种植、水产养殖等,种水稻难以产生这么高的效益。比较效益是导向,对一个乡镇而言,不可能干预农民应该种什么,不种什么,虽然,土地经营权流转对粮食安全尚未构成实质性的影响,但是这个苗头要给予重视,关键要处理好高效农业与粮食种植关系,掌握好流转的“度”,处理好种粮效益与其他经济作物或养殖效益的剪刀差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作者系汤溪镇党委书记 )

crac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