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03月03日 星期三
朗读

取 龙
·天方夜谭·
□ 七夜
嘉靖癸亥(1563年),杭州又是半岁未雨。
钱道士望天兴叹,这时,他不免兴起海天倒置的想法,要是海在头顶上,倒灌下来,自然是滂沱大雨了。可他未想着,海水是咸的。海要是真成了天,天下人都要做了咸人。云汉曰:旱魃为虐,如惨如焚。据说,旱魃是僵尸的一种,多半是女的,体生白毛,要是寻出来烧掉,次日即有雨至。旱魃使天下人如焚,天下人又将旱魃焚之,这样,焚焚得雨,人们就是这么过了几千年的日子,依旧相信“焚旱魃,可致雨”,除此途径,尚有取龙一途。所以,钱道士和府差一道前往龙门山求雨。
从杭州到富阳,相去几百里,骑良马,一日即至;骑劣马,一周可至。若是不骑马,两足当马,则一月可至。无甚办法,走到龙门山时,钱道士的两条腿,也和劣马的劣腿一般,跄跄而行。前面还有崎岖山路,至于荆棘勾破衣襟、皮肤,都是常事。到了潭前,富阳县的县民们抢先一步,从潭中得了一只青蛙,已经供在庙里。庙里坐享牲品的自然是龙王,布施雨水,全看龙嘴。是故潭中得蛙、得虾、得蛇,凡一切水族,皆可致雨。钱道士也不怠慢,立即焚牒拜潭,仪式的恭谨,虔诚,完全出乎青蛙的预料,更何况青蛙是无法预料自己要被抓进瓮里,带回杭州的。
装在钱道士瓮里的除了一只青蛙,还有四尾龙虾。若是换算成降水量,大概一尾龙虾一毫米,一只青蛙十毫米。据此,钱道士到杭州之日,杭州当下十四毫米的雨,要是路上不出差错的话。然不出差错的道士不是好道士,正如不出贪官的官府不是好官府,水至清则无鱼,官府自然是混水摸鱼的好地方。走了十数日,眼看杭州城还在十数日以外的指针上,钱道士不免抱怨起来,“为了一只蛤蟆几尾虾,跑这么些路,费这么些钱,要是到了杭州,一滴雨也下不来,还不如煮了吃了。”话音刚落,雷雨交作,这回是把他们水煮了一回,连夜赶到歇脚处,打开瓦瓮一看,还哪有什么青蛙龙虾。跑哪儿去了呢,自然不会跑到钱道士的肚子里去。
于是,又得骑着劣马十数日,再次走回龙门山,焚牒拜潭,两股交战,和尚见他这样,不由得说道:“你这样,恐怕是什么也得不着的了。”这不,你已经得罪了龙王。可和尚也怕官府拿他是问,好像不下雨是他的责任,谁叫他是龙王庙的和尚,万一没有青蛙可供,那么取和尚来供,也不失为一办法,毕竟是给龙王看门的,多少沾点龙气。幸亏庙里还供着富阳县县民祈来的青蛙,和尚拿它顶替了,钱道士将供蛙收入瓮中,回到杭州,果然下了雨,等他想把供蛙送回龙王庙时,起瓮一看,又是空空如也,不觉恍惚起来。当晚,明月升起时,有如一片仰瓦。
俗云,“月而仰,水渐长。月而昃,水无滴”,钱道士迷瞪良久,夏风横行,树声如潮,雨水溅起泥土的声音,仿佛大地在喘息。
crack
婺江 | 关 注 |
秋天,奶妈家的木梓树 | 到婺城寻找最美丽的春天 |
落叶卷走的蝉声 | |
取 龙 | |
飞,生命里永恒的律动 | |
洛夫的江河 | |
《婺江文艺》征稿启事 | |
欢 乐 颂 | |
感受那片森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