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01月01日 星期五
朗读

心怀感激 奋力前行
——写在《今日婺城》创刊三周年暨改周五报之际
□ 《今日婺城》编辑部
三年的时间不长,不过是岁月长河中的一朵浪花;三年的时间不短,让我们见证了婺城解放思想、崛起争先、繁荣发展的奋斗历程。眨眼间,《今日婺城》三岁了,从最初的周三四开小报,成长为如今的周五对开大报,每一张印满铅字的报纸都记录下我们奔跑的足迹。在这个生机蓬勃的时代,《今日婺城》的发展,正是婺城区发展的缩影。《今日婺城》就像是一棵植根于婺城大地的树,正是大地的宽广与富饶成就了树的高度与挺拔。
我们无法忘记《今日婺城》初创时的艰辛。借来的办公场所,简陋的办公设备,刚刚组建的团队,稚嫩的新闻作品……但是我们年轻,我们有理想,有激情,我们像一把撒进土地的稻种,迅速找到了扎根的位置。我们骑着电动车赶几十里山路去采访,我们在夜深人静时伏案疾书;我们聆听时代变化的脚步,我们用手中的笔记录这片锦绣大地的沧桑变化。我们的努力得到区委、区政府的肯定,办公条件得到了迅速改善;我们的作品得到了省、市记者协会的褒奖,连续两年获得全省县市区域报好新闻一等奖……我们满怀感激,不断在工作中学习、成长,积蓄着腾飞的力量。
我们无法忘记那些震撼我们心灵的人们。詹忠义,我们喝着婺江水长大的兄弟,为追捕歹徒英勇牺牲的边防战士,17米的血路见证了他对祖国的“忠”和对人民的“义”;孟祥斌,为营救落水群众壮烈牺牲,他用短暂的生命,为这座千年古城树起一座精神的丰碑;婺城的驻军官兵们,在冰雪灾害来临之际,他们义不容辞地奔向抗灾的第一线,用热血和汗水捍卫人民的生命财产;还有普普通通的婺城老百姓们,他们为素不相识的白血病患病捐款五十多万元,让患病少年重获新生……在报道他们的同时,我们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了爱与责任,体会到了“铁肩担道义”这句话沉甸甸的份量。
我们无法忘记那些史诗般的发展篇章。贯穿全年的解放思想大讨论,在婺城大地上掀起了思想观念变革的大潮,激发出了推动婺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;九峰水库移民工作塑造出了以“拼搏、奉献、敬业、团结、创新”为核心的“九峰移民精神”,成为激励全区人民战胜困难,走向胜利的宝贵的精神财富;12支农民文化引导团和区三农艺术团一起行走在婺城大地的田间地头,以丰富多彩的节目,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,激发农民群众参与的热情……我们满怀信心挥笔疾书,记录下一个个激动人心的瞬间。
创刊三周年,我们一直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,坚持实事求是的新闻操守。我们的坚持和努力赢得了读者的尊重,也赢得了发展的空间。三年来,我们从纸质媒体,到数字报业;从平面的传统报纸,到立体的传媒产业。《今日婺城》已经成为婺城的主流媒体,成为区委、区政府和全区人民的喉舌,成为宣传婺城政治、经济和文化的重要窗口。我们肩负重任,奋勇前行,为婺城的成就击节而歌,为婺城的发展摇旗呐喊。
今年,婺城的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对婺城的宣传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为了更好地宣传党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,传递人民群众的心声,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,《今日婺城》在区委、区政府的关怀下,由周三报改为周五报,实现了又一次跨越。今天,通过紧张的筹备,克服了许多困难,《今日婺城》周五报终于正式出刊了。年轻的我们又一次盛装出发,以昂扬的精神风貌,傲立在时代的潮头。
一纸风行婺城大地,三载广传时代强音。我们才刚刚启程,前面是一路风景!
crack
要闻 | 创刊3周年暨改周五报珍藏版 |
创造婺城更美好的明天 | 领导寄语 |
图片 | |
婺城新城区工业总产值超百亿 | |
佳节到 鲜花俏 | |
140名园丁喜登领奖台 | |
婺城区七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二次会议 | |
山山烘焙献爱心 | |
心怀感激 奋力前行 |
创刊3周年暨改周五报珍藏版 | 创刊3周年暨改周五报珍藏版 |
2009’婺城 | 创造婺城新闻事业新辉煌 |
解放思想崛起争先 砥砺奋进繁荣发展 | 今日婺城大事记 |
创刊3周年暨改周五报珍藏版 | 创刊3周年暨改周五报珍藏版 |
我与《今日婺城》 | 图片 |
见 证 成 长 | |
创 业 艰 难 | |
苦 乐 兼 程 | |
从 头 开 始 | |
赶路者之歌 | |
我当评报员 | |
伴 我 成 长 | |
相 知 相 伴 |
创刊3周年暨改周五报珍藏版 | |
热烈祝贺婺城新城区工业总产值超百亿 | |
创新创业千百度,蓦然回首,激情、理想、希望尽在新城区……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