朗读

苦 乐 兼 程
□ 吕薇薇
时至今日,我依然记得捧起第一张《今日婺城》报的兴奋与激动。那些还透着浓浓墨香的文字,让我们忘却了起早摸黑的艰辛,尝到了收获的快乐。
和《今日婺城》一起走过的日子,匆匆,转眼已到第四个冬。整整三年间,她一直在改变, 尽管发展有时曲曲折折,但她信念坚定,“贴近民生、引领生活”的精神始终如一。
她的发展,见证了我的成长。当年的我初出茅庐,怀揣梦想期盼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记者。但是,一旦踏入这个世界,才发现真实的记者工作和我想象中的大不相同,并非只有光鲜的外表,也不满足于个人的“格子”世界。“铁肩担道义,妙笔著文章”,这是一种信仰,而我,离那样的标准太远太远。
三年里,我经历了无数个东奔西跑、奋笔疾书的白天和黑夜,饿过肚子,淋过大雨,出过错误,受过委屈,还躲在角落里掉过泪。但看到领导们亲力亲为校对文稿到深夜,看到前辈们熬夜熬到挂瓶,看到同事们到山区爬山涉水磨破了鞋,我才意识到,每一份收获的背后满是探索与汗水。“勤能补拙是良训,一分辛劳一分才”。在老师们的教导下,作为新手的我快速学习专业知识,乐于面对困难、应对挑战,渐渐地,从采写到摄影再到编辑,我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。
如今,别人眼中的我悄然告别生涩,有了更自信的笑容和更宽阔的视野,而记忆里的那些人那些事,始终历历在目:相互扶持12年的夫妻俩;裹着一腿泥写书法的农民“艺术家”;改良品种喜获丰收的果农;帮助失火无助的邻居重振生活信心的村民;用相机记录下新中国30年发展变化的老人;跳起时尚舞步的农妇;争当创卫先锋的社区党员;勇救落水女子的孟祥斌……他们的生活和经历都鲜活地保存在我的记忆里。
一路走来一路歌。和《今日婺城》相伴的日子里,我庆幸遇到了良师益友,他们在我的成长道路上给予莫大的理解和支持。记得他在我彷徨的时候拍拍我的肩膀,给予鼓励:“你是最棒的!”;记得她认真“批评”我的文章,防止我再犯同一个错误;记得他对我严格要求,让我坚持“做勤恳的牛”;记得她为我泡上一杯热腾腾的奶茶,让淋了雨的我暖了胃暖了心;记得他骑着电动车带我穿街走巷采访民生,一路上讲起自己的漫漫从业路;记得他才华横溢,只闻着桂花香便写就了迷人的诗篇;记得他和我并肩走在白茫茫的高山上,步伐沉重却相互扶持着记录下军民抗击冰雪的感人一幕……
每年的“两会”期间,是我们新闻宣传工作者最忙碌的一段时间,大家分工合作,深入到各条线采写新闻,以多角度反映“两会”的各个层面。有一回,当一天的工作结束后,D揉了揉肩膀突发感慨:“奋斗了这么多年,成绩不突出,腰椎间盘倒‘突出’了!”众人报以“同感”的一笑。还有一次,S准备带我去采访,因为天气冷,他便用钥匙打开电动车的后备箱,拿出帽子、围巾和手套“全副武装”。然后,他一边拔下钥匙,一边和我介绍着采访的目的,随后把手上所有的东西都丢进了坐垫箱,用力把坐垫盖好。当我们准备启动车子出发时,他突然问我:“车钥匙呢?看见了么?”我楞了几秒种,最后憋不住地笑了——这家伙,竟然忙昏了头,把钥匙丢进了坐垫下的箱子!
一路走来一路歌。是的,我们因《今日婺城》而相遇相知,我们每一个人也因《今日婺城》而成长。相伴《今日婺城》、苦乐兼程。
要闻 | 创刊3周年暨改周五报珍藏版 |
创造婺城更美好的明天 | 领导寄语 |
图片 | |
婺城新城区工业总产值超百亿 | |
佳节到 鲜花俏 | |
140名园丁喜登领奖台 | |
婺城区七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二次会议 | |
山山烘焙献爱心 | |
心怀感激 奋力前行 |
创刊3周年暨改周五报珍藏版 | 创刊3周年暨改周五报珍藏版 |
2009’婺城 | 创造婺城新闻事业新辉煌 |
解放思想崛起争先 砥砺奋进繁荣发展 | 今日婺城大事记 |
创刊3周年暨改周五报珍藏版 | 创刊3周年暨改周五报珍藏版 |
我与《今日婺城》 | 图片 |
见 证 成 长 | |
创 业 艰 难 | |
苦 乐 兼 程 | |
从 头 开 始 | |
赶路者之歌 | |
我当评报员 | |
伴 我 成 长 | |
相 知 相 伴 |
创刊3周年暨改周五报珍藏版 | |
热烈祝贺婺城新城区工业总产值超百亿 | |
创新创业千百度,蓦然回首,激情、理想、希望尽在新城区……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