报纸简介
今日婺城
今日婺城
报纸类别:金华市
 所属地:金华市
发行地区:
官方网站:http://www.wuch.gov.cn/Html/index.html
联系电话:
广告电话:
2010年01月01日 星期五

朗读

解放思想崛起争先 砥砺奋进繁荣发展


□ 本报记者  孙武斌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   解放思想  崛起争先

 

    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振兴,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,制定符合婺城实际的奋斗目标。特别是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,更要进一步解放思想,坚定信心,迎难而上,切实担负起“振兴婺城,富民强区”的神圣使命。

    年初伊始,区委、区政府审时度势,站在经济战略发展的高度,给全区干部群众提出了一个深刻的课题。

    作为浙中城市群的核心城区,婺城区近年来的发展成果引人瞩目,但“底子薄、规模小、欠发达”依然是最大的区情,“不平衡、差距大、矛盾多”依然是最大的实际,“实力小、水平低、发展慢”依然是最大的问题。面对婺城特殊的战略地位、特殊的区情、特殊的发展机遇,区委决定在全区开展以“崛起争先、繁荣发展”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。

    “婺城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,要发展必须继续解放思想;婺城走到了新的历史节点,要崛起必须解放思想;婺城已进入矛盾多发期,要突破必须解放思想。”2009年2月3日,婺城区委书记陈陆一在全区千名干部大会上,纵论解放思想,号召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解剖婺城、抢抓机遇、攻坚破难,全面开创婺城繁荣发展的新局面。

    思想观念是“总开关”。婺城区广大党员干部迅速掀起解放思想大讨论的热潮,深入开展调查研究,广大党员干部心灵深处受到震动,认识上的障碍得以扫清,思想上的坚冰逐渐融化,解放思想、凝聚力量、科学发展的勇气和热情更加高涨。着眼于转变不适应、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,全区开展“四学四比四促”活动,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组织了专题报告会,分别邀请中央党校、省政府咨询委员会专家学者作专题辅导,让广大党员干部开阔眼界、开阔思路、开阔胸襟。各级党组织请专家、借外脑、求良策,为婺城科学发展把脉支招、献计献策。

    深入调研破难题。全区上下广泛开展了“访百企走千村进万家”大调研活动,把搞好专题调研作为深化学习、找准问题、形成共识的重要环节。区委书记陈陆一率先带领区经贸局深入到各重点骨干企业走访,寻求婺城工业经济转型发展之路。区委副书记、区长祝伦根深入婺城新城区就婺城如何加快聚集人气商气进行调研。全区各班子成员纷纷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,寻求破解难题之道。共组织召开银企座谈、科学发展专题研讨会136场次,走访群众3620人次,发放问卷调查10000余份,梳理群众各类建议意见529条。

    思想的解放,产生了推进婺城发展的无限动力:2009年1至11月,婺城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02.5亿元,同比增长8.37%。其中婺城新城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,新引进工业项目21个,总投资23亿元。金西开发区黄土丘陵综合开发项目列入省重点工程,东区黄土丘陵非农开发试点一期开发以来,仅今年就吸引了100多家企业递交用地申请,总面积5800亩,总投资70亿元。双龙风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列入国家重点扶持风景旅游项目。仙源湖旅游度假区成功举办首届中国仙源湖桂花节,一个集休闲、旅游、度假的旅游园区初展风采。

 

 

    以人为本  执政为民

 

    “发展是手段,惠民是目的”。这是婺城区委、区政府对科学发展观的通俗理解。对于群众的信任,百姓的期待,唯有带着“视群众如亲人”般的思想感情投身于工作,才能无往不胜,才能使和谐社会共建共享不会成为一句空话。

    2009年,婺城区委、区政府在“以人为本”的新时期执政理念指导下,交出了一份令人自豪的答卷:

    2009年2月至6月30日,历时8年的九峰水库移民拆迁任务在全区上下一心的努力下,在四个月的时间内实现了突破,全面完成了九峰移民工作。并形成了以“迎难而上、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,胸怀全局、牺牲自我的奉献精神,倾心竭力、真抓实干的敬业精神,万众一心、群策群力的团队精神,实事求是、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”为主要内容的“九峰移民精神”,成为婺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生动教材,成为推动婺城繁荣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。

    2009年8月20日,停建6年的白沙公路重新开工兴建;

    2009年10月18日,婺城区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城区复评;

    2009年11月25日,婺城区被命名为“国家卫生城市”;

    2009年12月10日,历时多年的荷花塘角地块拆迁、孙家里地块拆迁、后垅自然村拆迁工作顺利完成;

    2009年12月25日,婺城区城乡公交统筹工作圆满完成第一阶段签约工作。

    ……  ……  ……  ……  ……

    2009年,细心的婺城人民还发现,婺城不仅仅城市变得更美了,农村也变得更亮了:

    婺城区白龙桥镇、蒋堂镇、琅琊镇等9个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展顺利;全区85个村完成编制村庄规划,规划覆盖率达89%;完成村庄整治90个村、污水治理90个村,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达95%;启动27个村农房改造建设试点,全区拆除危旧房7.3万平方米,改造建设农村住房1920户,250户特困群众危旧房得到改造;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参保率达98.6%;完成农村社区建设100个,其中市级农村示范社区10个;13个乡镇、264个村通过新农村电气化乡镇、电气化村验收……

    在这一串串成绩的背后,是区委、区政府“发展为了人民,发展依靠人民,发展成果人民共享”科学执政理念的体现。

 

    保障民生  稳定和谐

 

    2009年12月18日,婺城区虹戴公路顺利建成通车,这条金华市宾虹路延伸线的开通,为金西开发区黄土丘陵开发奠定了基础,进一步完善了浙中城市群交通网络,被当地老百姓称为“黄金走廊”。

    而这,只是婺城区委、区政府在2009年民生大卷上书写的精彩一笔。

   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。素质教育扎实推进,小学特色教育成果丰硕,职业教育保持强势,实验中学进入全省职校30强。全区新增等级幼儿园41所,新增市、区教坛新秀70名,引进优秀教师23名,名师名校长群体不断壮大,婺城中学竣工,环城小学西扩工程主体结顶,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。

    文体事业欣欣向荣。区文化馆、图书馆竣工,12个乡镇街道启动综合文化站建设。农村文体队伍发展到1173支,创建区级文化示范乡镇(街道)5个、文化示范村115个、优秀文化社区8个,组织送戏下乡168场,送电影下乡1877场,建立农村图书流通站30个,新增小康体育村50个。文物普查工作通过省级验收。初步建立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,列入市级保护名录17个、省级5个。

    卫生事业持续进步。积极改善农村医疗条件,6个乡镇卫生院改造项目基本完工。建立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控工作机制,有序开展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,有效减轻疫情危害。公共卫生服务继续深化,三大类12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总体达标率92%。社区责任医生制度进一步落实,65岁以上老年人和慢性病人率先享受上门健康随访服务。1.5万被征地农民纳入市社保体系,5.2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。

    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。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,社会事业的快速前行,和谐社会的不断完善,向人们预示着浙中城市的这颗明珠,必将伴着时代的最强音,崛起争先,迅猛腾飞。相信,在不久的将来,一个充满朝气,蓬勃向上,繁荣发展的婺城必将展现在世人面前!

 

crac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