朗读

倡导“低碳”生活引领时尚潮流
记者 周玉南
小杨是金华某中学的老师,最近记者发现他肉少吃了,空调不用了,车也不开了,有时候甚至徒步从金华市区走到单位去上课。记者问他生活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改变,他说他决心做一个“低碳达人”,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。
“低碳”一词记者认识已久,但都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的,比如说,“低碳经济”就是低排放、低污染、低能耗的经济;“低碳生活”就是低能量、低消耗、低支出的生活方式等,却从未注意到身边有人践行这样的生活。听了小杨的讲述,记者开始重视起“低碳”来。
通过对必胜客、肯德基、菜市场、小餐馆等处不同层次、不同年龄的人进行随机采访,记者发现大家对“低碳”一词的认识还有点含糊。在兰溪门菜场购物的方先生说,“低碳”就是减少汽车尾气排放;在肯德基就餐的傅小姐说,“低碳”就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,少开车、少用电,少用煤炉等易生成碳化合物的东西。
傅小姐的回答已比较接近“低碳”的含义,但其实,如今的“低碳”的含义已超越“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”这个概念,是指一种低排放、低污染、低能耗、低支出的环保的生活方式。避免手机、电脑整夜充电待机,打印纸两面使用,少用一次性筷子,上餐馆吃饭少点几个不必要的菜,节约用水等都是低碳生活方式。“低碳”生活其实就是一种习惯,一种自然而然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。
虽然人们对“低碳”的认识还比较含糊,但记者发现“低碳”这一理念已悄然进入了婺城人们的生活。重新走上大街,发现双龙大桥上骑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多,双溪西路上步行的人越来越多;重新走进办公楼,发现人们用电子文档的越来越多,打印的越来越少;重新拿起手机,发现使用飞信的潮人越来越多。同学说,使用飞信不仅能省钱,最重要的是它“低碳”,虽然只能“低很少的碳”,但这是一种生活方式。
我们暂且不论市民们提倡“低碳生活”是不是为了节约生活成本,但至少这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环保,值得我们提倡。那么,读者们:“今天,你低碳了吗?”
欢迎大家来信来电介绍自己的低碳生活。
婺江 | 八面来风 |
《婺江文艺》征稿启事 | 东海春晓油气田风云再起 |
在音乐中触摸自己悲伤的灵魂 | 日本扩建东海礁石抢资源宣布冲鸟礁为国土 |
我内心清亮的越溪 | 我国政府网站大多脆弱一周被篡改178个 |
沙子的爱情故事 | 长沙政府网相关资料照抄上海政府网被讥讽 |
雪人之歌 | 清华学者上书国务院建议上调卷烟价格控烟 |
父亲的年 | 图片 |
恋恋小葱饼 | 中国救援队比美军更早抵达海地的背后 |
忆小脚奶奶 | 美国纪念孔子我们有何触动? |
回忆的光 | |
风雅即是寒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