朗读

回忆的光
·文心雕虫·
——评《到灯塔去》
□欧阳小疯
葛兄推荐伍尔夫写的这本《到灯塔去》的时候,说:注意语言。
对于语言,翻译的人起着非常非常大的作用,此书的译者瞿世镜,我想是属于功力非凡的人,我很喜欢作品如诗般的叙述风格,思想的跳跃性非常的大,语言的美,不是我在这里能说清的,就像葛兄说的,艺术,往往是我们沉默的那一部分,而艺术,在翻译的作品里,肯定又要失去一部分。我们都是爱书的人,由此,我感受到生命里必然幸福的一部分。
对于回忆,我自己在《二里河》中也有所描绘,但总觉得缺乏一种因叙述而产生的迷人魅力,或者说我的语言,并不能赋予我笔下的文字更多的生命力,我没法让它们字字燃烧,我没法让它们成为我的孩子,我在创造的同时,就意识到自己将要失败,但我流不出眼泪。所以,在看《到灯塔去》的时候,我是完全地沉醉于作者意识深处那种近乎魔幻的魅力的。那不只是回忆,那是关于时光的一些片段的整合,像电影一样,她会带领你走向许多地方,首先是海边的房子,你会看见一扇窗,以及坐在窗前美丽的妇人,接着是窗外那个沉默的自言自语的男人,他喜欢和诗呆在一起,他和人群总像存在着冲突,在这所海边的房子里,他的朋友们五颜六色,他们的举动,他们的那些微小的细节,都在描述里,令人遐想和追忆,仿佛他们是许多的树,栽种在多年以前,那栽种的过程,扑满了海风的盐味,阳光透过树的缝隙落下来,让我们看见,看见诗歌当中,很多的音符,缺少任何一个,他们的生活都不会像书中描写的那样,连成记忆中的那个下午。
伍尔夫牵着我的手,走向了红色的栅栏,她还带我去看海边的岩石,也就是在那块岩石上,我看见了拉姆齐夫人,用纸片写着信,而风,又刮走了那些纸片。在回忆里,伍尔夫像海风一样穿过当年的房子,她不放过眼里任何的腐蚀和破碎,也不放过任何的锈迹和花朵,她的双眸闪闪发光,她眼里过去的影子,全座落在原来的地方,她的父亲,拉姆齐先生,依然在想那个想不明白的问题。
伍尔夫回忆的双手,伸向了大利花,也伸向了莉丽的画板。莉丽是个终身都未婚的女人,对于拉姆齐夫人,莉丽始终保持着她自己心中的距离,在她眼里,所有的景象都是模糊的,她甚至画不好自己心中的那幅画,她眼中的拉姆齐夫人,并不表示一种绝对的完美,她不知道是否该将眼前的那棵树移向画板中央,只是拉姆齐夫人却了解她,她看见“莉丽那双斜嵌在苍白而有皱纹的小脸蛋上的中国式眼睛挺秀气,不过要一个聪明的男人才会发现”,由此,我肯定了拉姆齐夫人的智慧,以及她心底的那份柔软。
在伍尔夫的描述里,我不懂画,但是会爱上画,爱上的同时,会产生自己的理解。“这幅画不是画他们两个,……还存在其他的意义,其中也可以包括她对那母子俩的敬意。譬如说,通过这儿的一道阴影和那边的一片亮色来表达”,在这样的语言环境里,人很容易产生联想,就像突然之间,你推开一扇窗,眼前是大片大片的蔚蓝色海景,你见到的,你拼命呼吸的,有海风,有海鸟,有蓝天,有白云,你一定也注视到了很远很远处的那艘小船。
“她想,他们还会继续生活下去,不论他们活多久,他们会回到这个夜晚,这轮明月,这阵清风,这幢房屋中来,也将回到她的身边。”
“她像一棵树一般静止了,那棵树刚才还在风中颤动、摇曳,现在风小了,树叶一片一片静止下来。”
看一本书,我很少能看出风花雪月来。但是《到灯塔去》给了我太多温暖奇妙的感觉,原来一个人的心,可以延伸得那么远,那么远。落雪的日子,我在窗内;不落雪的日子,我在窗外,阅读的时光,完全改变了一个人的心境,而且,想象,会无休无止。你会突然,想拥抱点什么,告诉她或者他,此刻,你心中是多么的喜悦,你看见了天使的光亮,你看见了天空很不一般的霞光,直到黑夜降临,你又突然,多了一重孤独,你在书中的结局里,陷入了一片迷雾。尽管书中,其象征性的写法,并不想让你生出对命运对人生更多的迷茫,但是那一刻,一本书读完了,你突然就有了一种冲动,你突然就想打开窗推开门,到那一片海景中去,你要去找那艘小船,你要抓住那种使得你的心充满了温暖的东西,你甚至想像拉姆齐先生一样,站在窗前,站在海边的草坪上,一个人,大声地朗读心中的诗歌。
太温暖了,伍尔夫给了我们太多的东西了,以致于离开这本书,我需要拼命地去抓住另外一种东西。我能感觉大利花还没有播下的种子,在我的心底萌动,也能感觉远处的海角,有一些小船仍旧颠簸在风中。在那一刻,我的回忆也充满了我内心的缝隙,我突然很想念树,那个和我一起行走在黄河边上的女子。她叫树,秋天的树。
婺江 | 八面来风 |
《婺江文艺》征稿启事 | 东海春晓油气田风云再起 |
在音乐中触摸自己悲伤的灵魂 | 日本扩建东海礁石抢资源宣布冲鸟礁为国土 |
我内心清亮的越溪 | 我国政府网站大多脆弱一周被篡改178个 |
沙子的爱情故事 | 长沙政府网相关资料照抄上海政府网被讥讽 |
雪人之歌 | 清华学者上书国务院建议上调卷烟价格控烟 |
父亲的年 | 图片 |
恋恋小葱饼 | 中国救援队比美军更早抵达海地的背后 |
忆小脚奶奶 | 美国纪念孔子我们有何触动? |
回忆的光 | |
风雅即是寒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