报纸简介
今日婺城
今日婺城
报纸类别:金华市
 所属地:金华市
发行地区:
官方网站:http://www.wuch.gov.cn/Html/index.html
联系电话:
广告电话:
2010年01月20日 星期三

朗读

恋恋小葱饼


□苏梦人

 

    从前的手艺人,还真有些牛的,除了手艺好,脾性也千姿百态。但是他整的东西好,所以有时要求提供服务时,看他不紧不慢也不闲着,正眼也不瞧过来一下,也颇有点让人不以为然,但旋即因为他的手艺,还真愿意屏气在一侧等候,有时还没来由的有那么点怯怯,就想到是不是因为喜欢,甘于有那么点自虐了。现在大大小小第三产业的从业者,服务态度上,比如笑脸、招呼什么的,真的是从前打交道的手艺人没法比的了,可是得之东隅,失之桑榆,今天回头看看有好手艺的人,日渐稀少,从前那种高质量的制作,也几乎见不着了,我有时便怀念一些从前有过的享受,是的,是享受。我这里用享受,而不用服务这个词语,是认为这两个词的差别实在太大了。换个说法,服务随处可见,可要说到享受,却是越来越不容易碰着了。

    当然,可不要因为说到享受,就想到指的是平常生活中不多见一些事情。其实我说的都是很小的物什,都是日常需要的。最为突出的,便是作为早餐或点心的小吃。

    浦江的老吴,比我大一两岁。说起他少年时到金华,在老县府边的一家饮食店吃过的小葱饼,三十多年后还回味无穷。金华的老县府,从前在西市街北头,门前东西向现在叫解放路也是一条老街路,徐霞客过金华,就是从兰溪门泊舟上岸,沿着“解放路”过县衙、到府衙即折回。老县府旁边的饮食店,以前做小吃出名的是新新点心店了,后来最早改制,没了。以前这种集体国营的店里,做什么的往往固定就做什么,比如做烧饼的就做烧饼,做油条的就做油条,一行有一行秘诀。比如新新点心店做小葱饼的,我记得是一个二十七八的青年。新新点心店没了之后,在太极宫(金华老地名)那个坡道中间,还摆了一段时间。谈不上是店,也不像摊,只是借着一条临街通道,二三阶台阶上,一个比一般做烧饼的略细,也高一些的烤饼的桶。除了这个青年男子,也偶尔看到像是他父亲的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师傅,一副不甚放心的神情,偶然来转转,看见有不到之处,则加以指点。

    从时间上推算,应该是1986年前后了。因为这段时间,我进城多了。新成立的单位也借郊区的民房办公,开会什么的,经常要离开乡里。我的父母家,在莲花井,早晨赶着回乡下的时候,经常去等候出炉的小葱饼,也经常在傍晚回家前,先到那儿。去得多了,算是有点熟悉,那做小葱饼的青年,表情也不似先前一样说是矜持也好说是生硬也可了,总之,面熟了点,也生动了一些。

    不过我的生活尚无规律,有一段时间像是忘了小葱饼。也巧,那年的春天去庐山游玩,回来坐的是夜车,没经验,没准备点食物。当年的列车上也没有隔一会儿就有推车过来兜售的小贩,兴奋而夜半未眠的伙伴不知道谁先喊的,肚子好饿,这一下子人人都感到饥肠辘辘,更不安生了。但也无可奈何。正闹着,一向贼眼的瓶盖(外号,又叫边角料)发现商良神情有一丝异样,大叫是不是藏了什么,快拿出来。商良满脸犹豫之色,说,他的桶包里有……商还没说完话,早有人拎了他的包,取出报纸裹着的一大包东西,原来是小葱饼。商良还在说什么,也没人注意,一下子就把他携带的十多只小葱饼分食殆尽。有人直嚷嚷,到家后,明天就去买二三十只过过瘾——这时候才听清,商先前犹豫,是因为饼放了几天,担心变质了,所以迟疑。没想到绵软可口,葱香四溢,味美之极。

    有没人去买二三十只葱饼过过瘾,我不知道。但我过了些时候去了买饼。许是多日未见,那烤饼的青年,见了略微点了一下头。等候的时候,他也不看我,只注视手上的活,说,也没多少花头,原材料在涨,成品(小葱饼)不能涨,流露了不想再做下去的念头。过不久,就再也没见他了。后来,满街是各种各样的烧饼,也有叫小葱饼的,价钱倒是不贵,可也就是可以吃的东西罢了。

crac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