报纸简介
今日婺城
今日婺城
报纸类别:金华市
 所属地:金华市
发行地区:
官方网站:http://www.wuch.gov.cn/Html/index.html
联系电话:
广告电话:
2010年04月07日 星期三

朗读

7旬老人借款15万元自费帮乡亲抗旱


    4日上午10点,在广安市岳池县酉溪镇太平寨村9社,在这个旱山村,有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肩扛抽水管,踏过干裂的土地,走到一口山平塘边。

    老人把抽水管接到先前搬来的抽水机上,然后发动抽水机。

    一会儿后,老人就向老乡们吆喝起来:接水喽!

    这位老人叫彭昌祥,6年来,他远离亲人,守望旱乡,用自己的退休金和借款15万元,免费帮乡亲抗旱、供水,被乡亲们称为“最可爱的抗旱老人”。

    买机具 免费为乡亲送水

    彭昌祥今年75岁,他是广安某单位退休职工。1995年,彭昌祥退休后,回到农村老家——岳池县酉溪镇太平寨村。太平寨村是个旱山村,这个村虽然毗邻一个水库,但很多地方的田土都高出水库许多,村民和庄稼还是望水兴叹。为了给乡亲们解忧,彭昌祥用自己的积蓄,买回了两台抽水机帮乡亲抽水。

    刚开始时,彭昌祥只收点油钱。2000年后,彭昌祥的退休金涨了一些,他就再没收油钱了。“亲不亲,故乡人嘛,我帮乡亲们做点好事,也算发挥一下我的余热!”彭昌祥说,乡亲要水,他用水发挥余热,是最好不过的了。彭昌祥送来的水,润泽了家乡大地,许多乡亲都受益于彭昌祥。

    筑塘堰 抗旱锻炼两不误

    然而,太平寨村的不少土地不在这个水库的灌溉范围,只有靠天吃饭。彭昌祥于是产生了在这些地方围沟建塘的想法,“这样,既能应对天旱,我又通过劳动来锻炼身体了!”

    2004年,彭昌祥开始围沟建塘。他除自己亲自动手外,还利用自己的积蓄,聘请工人掘土撬石。一个长40余米的简易堤坝当年就建好了,不久,山平塘里装满了水。看着波光粼粼的山平塘,彭昌祥高兴得像小孩一样。

    为抗旱 摔断肋骨不回头

    但是,2005年5月,一场山洪将堤坝冲垮了。彭昌祥不甘心,马上又在下游约20米处重建了一个堤坝。

    2006年6月-9月,岳池遭遇罕见高温、大旱,但太平寨村的庄稼不喊渴,原来彭昌祥修的塘堰为抗旱立下战功。由于这个堤坝有点漏水,2006年12月,彭昌祥决定整治堤坝、加固池塘。彭昌祥请来工匠,在附近山岩上取条石。一天,正在督工的彭昌祥不小心从5米多高的山岩上摔了下来,当场摔断了肋骨。但彭昌祥并没有住院医治,而是请来当地一位著名的接骨乡村医生,将折断的肋骨接上了。受伤的那段时间,彭昌祥大小便都需老伴搀扶,但他却没有叫工人停工,而是叫老伴拿把椅子放在地坝里,他坐在椅子上督工。

    塘堰修好了,彭昌祥的伤也好了。搬抽水机、扛抽水管、为老百姓抽水保苗、送人畜饮水……彭昌祥又欢快地忙起来了。

    好倔强 生命不息送水不止

    今年年初,彭昌祥又借款5万余元,请来水利部门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,对山平塘进行了一次大修、增高,终于建成了一座堤坝长40米、高15米、可蓄水4万余方的山平塘。

    去冬今春以来,持续数月的少雨天气,使得村内再次面临严峻的干旱。这时,彭昌祥自建的山平塘为乡亲们解了忧愁。

    6年来,为帮助乡亲抗旱,彭昌祥总共花费资金15万元。这些钱中,除他多年的积蓄外,儿女也给了一些,另外就是5万多元外债了。

    彭昌祥的儿女都在城里居住,儿女多次叫他到城里享福,但彭昌祥坚决不去,他一个人坚持住在乡下,同乡亲们一起抗旱。

    彭昌祥说,在生他养他的地方,同乡亲们一起抗旱,这才是享福,“只要我身体还行,我就一直呆在家乡帮乡亲抗旱、送水。”

    (摘自《华西都市报》) 

crack